close

對於這個問題,以物理學的角度來看,是無解的,
因為內力不可能造成位移,老師提到的解法,
是要以實體的自己來移動抽象的自己,
這似乎已牽涉到哲學的問題,
那是否可以說我"覺得"我有移動,來解這一題呢,
這好像又有驗證上的問題,我似乎想太多了。

我的重點是,讓小朋友太早接觸哲學,
會不會讓他們太油條,沒事來個『我思故我在』
來敷衍問題,還是我真的多慮了,
這只是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力的一個小問題。
                                                              
                                                                         ─ cdfu 2008.9.4

─────────────────────

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好:
 

您所問的問題是源自於問題解決能力課程的一環。

問題解決能力的主題,
主要是希望孩子可以學習「永遠沒有不可能」。

只要孩子敢想、敢做、敢嘗試,
所有的困難都可以找到突破點。

所以老師出了一個看起來「不可能」的答案,
但是希望孩子可以學習,如果你可以不斷的
運用邏輯力、想像力、創造力、整合力,敢於突破,
打破規則的疆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能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滑翔翼發明之前,
人類可能不敢想像飛行,飛機發明之前,
人類可能不敢想像坐著鐵塊在空中橫越海洋。
因為這些發明者敢想、敢做、敢突破,
所以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科技與文明。

當天的主題,過於哲學性的答案:我已經移動了。
是不算成立的,孩子至少必須使用任何一個創意的方法,
讓自己的答案成立(例如:拍照中的照片等等)。
但重點是孩子要敢去想也敢去做,
譬如我們就曾經有孩子很敢想像,
但每一個想法自己說出來之後,
就自己接:哈哈哈阿!好白癡,怎麼有可能。
然後都不去實踐,所以他一直無法過關,
完全在當天體驗學習了「光說不練」的代價。
這是那些孩子必須走出去的關卡。

而關於哲學的擔心,其實孩子接觸哲學我們認為是好的,
哲學本身是一種辯證性的思維,對於提升孩子的邏輯能力
與思考整合能力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可以聰明到用哲學
的方式來幽默爸爸媽媽,
告訴爸爸媽媽已經寫好作業了(實際上什麼都沒寫),
那爸爸媽媽也不妨幽他一默告訴他:「你想要的腳踏車已經
買好了在客廳!(實際上也是什麼都沒有)」
相信孩子自己會知道用這種小聰明他不見得能真的「趨利避害」到什麼程度。

當然,我們都知道,孩子愈聰明,擁有愈多的能力,
我們愈難輕鬆簡單的管理他們,甚至可能要承擔被孩
子管理的風險。不過我們也都希望孩子可以擁有這些
聰明,而不是期待孩子可以被簡單管理而變笨,不是嗎?
所以我們教育孩子擁有高
EQ,讓他不但擁有聰明,
更懂得尊重他人,管理自己,協調伙伴,完成目標,
而不是只是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在自利上,把自己的優勢使用成劣勢。

哲學、思考力、好辯、敢跟權威者抗衡,這些能力都是資源,
擁有資源本來都是好的,不好的地方是孩子將它們用在不對的
位置上,讓自己擴大舒適圈,卻停止成長,但是這個部分,
不就是我們一直在讓孩子學習的地方嗎?
加油了!爸爸媽媽,
請相信當孩子擁有聰明才智的能力也擁有高
EQ的內在力量時,
他絕對可以讓自己不斷的變的更好,而不是掉進懶惰的圈套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笛飛兒EQ教育 的頭像
    笛飛兒EQ教育

    笛飛兒EQ教育 BLOG

    笛飛兒EQ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