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麼多富二代惹出麻煩,是巧合嗎?

 10492007_777568315616225_8615881873270855000_n  

近日許多令人怵目驚心的「富二代」闖禍新聞,幾乎讓這三個字只要一出現便讓人感覺背脊一涼;到底原本含著金湯匙出生、資源多的人人稱羨的富二代,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呢?

 

其實,心理學告訴我們:在肚子很餓沒東西吃時,如果突然出現ㄧ碗白飯,我們會立刻感覺到痛哭流涕的滿足感;但是白飯吃久了,再繼續吃白飯,我們就不滿意了,這時候我們會想吃滷肉飯配一顆蛋,同樣的滷肉飯配一顆蛋吃久了我們又不滿意了,這時候我們會想要換吃道地的小吃,然後是異國料理,然後頂級奢華米其林掌廚的料理…….


其實,這整個過程最有趣的地方是:我們每改獲得一個更好的東西,並不會獲得同樣的滿足感,而是當擁有好東西再擁有下一個更好的東西時,滿足感只是稍微上升一點點;而當擁有最好東西再擁有最最好東西時,滿足感上升的又更少了。這在心理學裡稱作為「天花板效應」。

擁有的愈多,愈難感覺到滿足,愈感覺到生活提不起勁,也越找不回以前的感動。因此物質過度、過早被滿足的所謂富二代,為了找回以前的滿足感,可能是那種第一次收到吃到牛排的感動、可能是那種剛學會騎腳踏車的刺激感、可能是那種第一次坐飛機出國的新鮮感;於是開始紛紛挺而走險,像是近日所發生的追逐逞凶鬥狠的掌控感、急速飆車的刺激感、沉醉迷幻的自在滿足感等,這些讓我們匪宜所思的事情了。

這也是為什麼人家說:再富也要窮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這個原因有沒有辦法破解呢?

有的。心理學有一個馬思洛需求理論,由下而上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歸屬感需求」,「自尊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
非常令人雀躍的是:「一個進到自我實現階段的人,是不會出現天花板效應的困境!!」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階段的人,是用自我挑戰的成就感來驅動自己的。像是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電燈、留聲機、鹼性電池等,賈伯斯創辦蘋果電腦、皮克斯動畫、蘋果iphone…等,運動選手不斷挑戰超越自己的極限,企業家不斷拓張企業版圖等。

這告訴我們什麼呢?這告訴我們,培養孩子,不該用物質滿足培養,而是要引導孩子走到精神滿足的層次,帶著孩子妥善的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在自己的優勢群裡與周邊人事物鍊結,讓孩子發揮價值,創造價值。

不斷的這樣做,我們就栽培出社會的棟樑,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培養了富二代,而斷了全家族的路。
(笛飛兒EQ教育 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笛飛兒EQ教育 的頭像
    笛飛兒EQ教育

    笛飛兒EQ教育 BLOG

    笛飛兒EQ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